送楼尚书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旛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送楼尚书

《送楼尚书》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楼尚书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呈现出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关何为视荒荒,

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

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

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

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

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

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

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旛皂盖映华发,

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

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

会有诏书来未央。

译文:

九个关隘为何显得荒凉,

鹓鹭鸟并非你的桥梁。

刚劲的风吹过九万里,

我何曾没有因缘来到帝王身边。

请您看一看玉皇的香案,

我有抹月的批云章。

春秋历史和易经的表里,

九位大师、三位传人都已逝去。

人们说夫子身高九尺,

我认为椽笔与您相当。

这文化艺术何等美妙,

如同御用的琴瑟,思绪更加激荡。

大夫人如今已经八十六岁,

百次拜谢上天赐予长寿。

红旗和黑盖映照着华发,

鼓舞着万籁,成为笙簧的声音。

我仿佛听到人民病痛中渴望医药石,

可怜他们承受岁月的饥馑,无稻无粮。

不等待勤勉的政绩即可回报的行动,

定会有诏书传来,来到未央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楼尚书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楼尚书的景仰和祝福之情。诗词中融入了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人民疾苦和政治现实的关注。

在描写部分,楼尚书被视作九关荒凉中的一道明亮光芒,而鹓鹭鸟则象征了不属于他的荣耀。作者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楼尚书并肩为王的愿望。

诗词中还提到了玉皇、抹月、云章等象征官方荣誉和文化价值的元素,以及夫子、椽笔、琴瑟等象征知识和文化的符号,表达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崇敬和赞美。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提到了大夫人的年龄和长寿,以及人民的病痛和饥馑。这些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作者呼吁政府关注人民的病痛和饥馑问题,不仅要关心政绩,还要着眼于实际行动,给予人民真正的救助和改善。

整首诗词以送别楼尚书为主题,通过运用各种象征手法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楼尚书的景仰和祝福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民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情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楼尚书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香案玉皇津梁云章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