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

朝云横渡。

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

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

回首乡关归路难。

作者简介(蒋氏女)

蒋氏女,生卒年不详,宜兴(今江苏县名)人,一作浙西人。父兴祖,为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令,靖康初,金兵围城,抵抗而死,妻儿亦死难。韦居安谓:“其女为贼掳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乃作《减字木兰花》词云......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称之。”

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

诗词:《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

作者:蒋氏女

朝代:宋代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中文译文:

朝霞如云横跨天空,车轮声如水一般远去。

白色的草地,黄色的沙土,月亮照耀着孤寂的村庄。

飞翔的雁鸿也经过这里,千万个忧愁纠结着心肠,日夜无休。

渐渐地靠近燕山,回首望故乡的关口,归路艰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朝云横渡为开篇,描绘了早晨的美丽景色。诗人运用辘辘车声如水的比喻,形容车辆行进的声音宛如流水般远去。白草黄沙的描绘展示了大地的质朴和淳朴之美。月亮照耀着孤寂的村庄,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

诗中提到飞鸿经过,表达了离别和迁徙的主题。万结愁肠无昼夜,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纠结,无法解脱。这种心情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随着诗词的发展,渐渐接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却异常艰难。这里展示了作者离乡背井的辛酸和思乡之情。回望故乡的关口,归路难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归途的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物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离乡之苦的悲凉和对归乡之路的无奈和困难。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蒋氏女对离乡的痛楚和思乡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减字木兰花·朝云横渡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飞鸿孤村愁肠渐近朝云月照白草黄沙昼夜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