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仲春二首

长安仲春七日风,苍茫顿撼天地同。

应门缥阙岌欲动,况我穷巷连蒿蓬。

暮寒卷雪连芳草,平门万屋青城缟。

无言桃李终默默,得势泥涂常浩浩。

夕晖入屋人气活,劳苦羲和间何阔。

斗杓东指令未行,要使烛龙聊泼刺。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长安仲春二首

《长安仲春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仲春七日风,

苍茫顿撼天地同。

应门缥阙岌欲动,

况我穷巷连蒿蓬。

暮寒卷雪连芳草,

平门万屋青城缟。

无言桃李终默默,

得势泥涂常浩浩。

夕晖入屋人气活,

劳苦羲和间何阔。

斗杓东指令未行,

要使烛龙聊泼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长安城仲春时节的景象。七日的风吹过长安,苍茫之中震撼着天地。应门缥缈,宛如欲动,而我所处的穷巷连蒿蓬都难寻。暮寒中,雪卷着芳草,平门万屋都披上了青色的城缟。桃李花果虽然无言,但它们默默地绽放。泥涂得势,常常浩浩荡荡。夕阳的余辉照进屋中,使人的气息活跃起来,劳苦与和谐之间有着多么广阔的间隔。斗杓东指令还未执行,要让烛龙稍稍泼刺。

赏析:

这首诗词以长安城仲春时节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中以苍茫顿撼天地的描写,表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无穷的力量。与此同时,作者自身所处的穷巷连蒿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的无奈和困境。

诗中的桃李花果无声绽放,泥涂得势浩浩荡荡,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机。夕阳的余辉照进屋中,使人的气息活跃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苦与和谐之间的思考。

最后两句“斗杓东指令未行,要使烛龙聊泼刺”,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改变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长安城仲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长安仲春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无言芳草人气天地桃李烛龙穷巷默默欲动得势应门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