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万事当从酒到休,子山那得许多愁。

绿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恶客羞。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诗词:《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译文:

万事当从酒到休,

子山那得许多愁。

绿樽翠杓梅花夕,

不醉翻令恶客羞。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和历阳守张仲智共同观赏梅花的五首诗之一。诗人以饮酒赏梅为题材,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他认为人生中的万事烦恼都可以通过饮酒解决,酒能让人忘却烦忧。他提到了子山,暗指他们所在的地方,这里没有多少忧愁。当夜幕降临,绿色的酒坛和翠绿的酒杯与梅花一同映照,形成了美丽的夜景。诗人宣扬醉意,让那些不懂得欣赏美的客人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品酒赏梅的场景,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诗人将饮酒与观赏梅花相结合,传达出一种释放烦忧、追求快乐的态度。他以绿樽和翠杓作为象征,突出了诗中的主题。绿樽象征酒坛,翠杓象征酒杯,它们的颜色与梅花的美丽相互辉映。诗人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诗中景物的明亮和生动。最后,诗人以一种幽默的口吻,让那些不懂得欣赏美的人感到羞愧,彰显了自己对于美和快乐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烦恼的回避,以及追求欢乐和美好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许多愁万事不醉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