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送友人东归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

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

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作者简介(李频)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长安送友人东归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社思归处,

感慨离故乡的地方,

青门见去人。

在城门看到要离开的人。

乡遥茂苑树,

故乡远在茂盛的苑囿里,

路入广陵尘。

走上去广陵的尘土路。

海日潮浮晓,

大海上的潮水在早晨涌起,

湖山雪露春。

湖山上的雪和露水春天融化。

犹期来帝里,

还期待着到帝都去,

未是得闲人。

但还没获得轻松自在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长安送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和思乡之情。诗人在白社(白社是长安城东郊的一个地方)处,感慨友人要离开故乡,心生别离之感。他在青门处看去(青门是长安城的东门),看着友人离去,感叹人们都要离开故乡离开长安。

诗人又想到自己离开故乡,远离了茂盛的苑囿,踏上了广陵的尘土路。苑囿是指城市周围的坦荡地,广陵是指今天的扬州,这里用来表示离开故乡,远离熟悉的环境。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大海和湖山的景象,大海的潮水在早晨涌起,映照出旭日东升的景象;湖山上的雪和露水融化,映照出春天的景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到帝都(长安是唐朝的帝都)来,但知道自己还没有得到轻松自在的境地,暗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难以得到解脱。

通过描绘友人离别和自己思乡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展现了兴亡离合、人生困顿的境遇,并借此表达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对自己境遇的苦闷。整首诗中充满了离别和思乡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留恋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犹期得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