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作者简介(唐寅)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夜读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

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

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

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

再挑灯火看文章。

中文译文:

夜晚来临,我斜靠在枕头上,细细思量着。

独自躺在床上,残留的灯光透过夜晚的时光漏尽。

深深忧虑使得我的鬓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白,

不知道腰带何时变黄。

人们说死后还会经历三次跳跃,

而我却想在生前经历一次重大的变化。

名声不显赫的时候,心灵依然永存,

再次点燃灯火,阅读那些文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夜读》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诗人在夜晚静思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夜晚和残灯象征着短暂的人生和时间的流逝,唤起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的鬓发变白和腰带变黄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衰老的不可逆转。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有所成就,经历一次重大的转变和突破。诗中的“三跳”指的是人们常说的死后经历的三次跳跃,意味着诗人希望在生前能够有所突破和超越。诗人坚信,即使名声不显著,但内心的追求和热情将永存不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再次点燃灯火,继续阅读文章的决心和执着。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和自我思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索。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名利虚妄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追求真理和内心世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鬓毛文章灯火人言细思量随世腰带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