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留别子侄二首

车马驱驰人在世,东西南北鹤随云。

莫言贫病无留别,百代簪缨将付君。

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作者简介(刘商)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间进士。官礼部郎中。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是他罢庐州合肥县令后所作,约写于大历四五年(769——770)。《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淡《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是唐代刘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车马驱驰人在世,

东西南北鹤随云。

莫言贫病无留别,

百代簪缨将付君。

不逐浮云不羡鱼,

杏花茅屋向阳居。

鹤鸣华表应传语,

雁度霜天懒寄书。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情感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中通过描绘车马奔驰、鹤随云飞等景象,表达了生活的忙碌和无常。诗人告诫子侄们不要因自己贫病无法与他别离而感到遗憾,因为他们将继承百代的荣耀和责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超脱情感,不羡慕浮云的飘忽和鱼的自由,而是选择在杏花和茅屋的向阳之处安居。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离去能够传达出鹤鸣华表、雁飞霜天的意味,而不需要写信来寄托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车马奔驰和鹤随云飞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生活的忙碌和无常,以此烘托出诗人面临离别的情感。诗人以“莫言贫病无留别,百代簪缨将付君”表达了对子侄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承载家族的荣耀和责任。诗人通过对浮云和鱼的态度的比较,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情感态度,选择了在杏花和茅屋的向阳之处安居。最后两句以鹤鸣华表和雁度霜天来表示自己的离去不需要寄托情感,而是通过自然的声音和景象来传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思考和对后人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浮云传语驱驰鹤鸣不羡在世华表留别霜天贫病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