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架屋集匠氏,斲石最可恤。

相石千仞端,壍山方得出。

疲形困辇置,巧磓较丝忽。

所直等众人,人可不择术。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架屋集匠氏,

斲石最可恤。

相石千仞端,

壍山方得出。

疲形困辇置,

巧磓较丝忽。

所直等众人,

人可不择术。

译文:

在山中搭建房屋,集聚了许多工匠。

凿石工作最值得同情。

相石千仞高耸峭壁,

只有通过山路才能到达。

疲惫的身形放在辇车上,

巧妙地使用磓子比较丝线的忽然。

这些技艺直接面对着众多人,

人们可不择手段。

诗意和赏析:

《山居杂诗九十首》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工匠的生活和艰辛,抒发了诗人对工匠们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诗中描述了工匠们在山中架屋、凿石的艰苦过程,以及他们用巧妙的方式比较丝线的技艺。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工匠们的赞美和尊重,认为他们的努力和技艺是值得称颂的。

诗中的"相石千仞端,壍山方得出"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困难的环境,突显了工匠们所面临的挑战和艰难。而"疲形困辇置,巧磓较丝忽"则展现了工匠们不畏劳累、勤劳工作的精神。最后一句"所直等众人,人可不择术"则表达了工匠们的技艺高超,无论在众多人中,他们都是最直接、最能够被接受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工匠们的勤劳和技艺,同时也传递了对工匠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描述他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人呈现了一幅朴实而真实的画面,使读者对工匠们的努力和付出产生共鸣和赞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居杂诗九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众人不择得出丝忽千仞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