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狂喜文章

少狂喜文章,颇复好功名。

稍知古人心,始欲老蚕耕。

低徊但志食,邂逅亦专城。

仰惭冥冥士,俯愧扰扰甿。

良夜未遽央,青灯数寒更。

拨书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少狂喜文章

《少狂喜文章》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狂喜文章,

颇复好功名。

稍知古人心,

始欲老蚕耕。

低徊但志食,

邂逅亦专城。

仰惭冥冥士,

俯愧扰扰甿。

良夜未遽央,

青灯数寒更。

拨书置左右,

仰屋慨平生。

中文译文:

年少时狂热迷恋文章,

对功名地位也曾向往。

稍有了解古人的心境,

才开始渴望安享晚年。

虽然平凡,但志向坚定,

偶然的相遇也能专心。

仰望时自愧不如有才的士人,

低头时感到自愧不如忙碌的庶民。

美好的夜晚尚未结束,

青灯依旧寒冷而长明。

推开书本,放在身边,

仰望屋顶,回顾自己平凡的一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文学和功名的热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描述了年轻时对文学的狂热追求和对功名地位的向往。年少时的王安石对文学充满了喜爱和热情,同时也渴望通过文学成就来获得功名地位的荣誉。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现了王安石渐渐领悟古人的心境,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渴望平静地度过晚年,像老蚕一样专心耕耘。尽管自己可能只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仍然保持着坚定的志向,即使碰到偶然的机遇,他也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与有才的士人和忙碌的庶民相比的自卑之感。他仰望那些有才华的士人,感到自愧不如;低头时,他又感到自愧不如忙碌的庶民。这种自卑感是对自己平凡生活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未过去,王安石依然在思考和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推开书本,放在身边,仰望屋顶,回想起自己的平凡经历和平凡心境。这种回顾和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平凡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己对文学和功名的追求、对平凡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表达了王安石深刻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个人追求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少狂喜文章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平生古人文章功名良夜低徊邂逅扰扰青灯蚕耕未遽央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