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鹭鹚

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沈吟。

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作者简介(李归唐)

李归唐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qí)、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失鹭鹚

《失鹭鹚》中文译文:

失去了鹭鹚,

养了它已经好多年。

现在它离开了,

我无法释怀。

我不停地思考,

为什么它选择离去。

我知道它必须在秋天的江上,

才能找到明月和芦花。

诗意和赏析:

《失鹭鹚》是一首描述作者失去一只鹭鹚的诗,鹭鹚一直是古代诗人喜爱描写的动物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鹭鹚离去的遗憾之情,并思考鹭鹚离去的原因。诗中写到鹭鹚在秋天的江上才能找到明月和芦花,给人以一种诗意和寓意丰富的感觉。

诗中作者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鹭鹚的离去和自己的沉思,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融合,给人以离情别绪之感。通过描写鹭鹚寻找明月芦花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鹭鹚离去和自由的思考,并以自然景物为媒介,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明月不见岁月芦花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