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古朴相士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夸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赠古朴相士

《赠古朴相士》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赠送给古朴相士

巧妙的人纷纷争论对错,

口舌之争如澜水翻腾剪裁。

眼中的人物从未辨别出英奇之处,

随着世事的沉浮,冷暖分明。

通过奉承和乞求得到贵人的赞美,

红纸签名的彩轴珍贵地握在手中。

未曾遇到贫穷的士人或许会赠予,

却被扔进酱瓿中,无人理会。

像这样的人真是只看得见肉眼的,

精金埋藏在沙中,岂能寻觅得到。

但古朴的相士却不一样,

他的品题常常出现在未遇之前。

以前赠送的诗纸都快要烂掉了,

遇到人夸奖时不愿舍弃。

古朴的相士真正识别人品,

识别人品需要看人是否卑贱贫穷。

相信聪明人都是虚伪的,

只有朴实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淳朴。

愿君终身都保持这样的朴实,

不必追逐俗世的高低姿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朴相士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朴实、真诚品质的推崇。诗中描述了世间巧妙之人争论是非、人们对外表和权势的追逐,但他们却无法识别出真正的英奇之处。相比之下,古朴相士以其朴实无华的品质,能够真正识别出他人的本质和价值。作者认为聪明人常常虚伪,只有朴实的人才能保持天真和真诚。最后,作者希望人们能够保持朴实的品质,不被世俗的高低姿态所迷惑,保持真实的自我。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境和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古朴相士与世俗巧妙之人的区别。通过对古朴相士的赞美,诗中传递出珍视朴实品质、追求真诚的价值观。整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作者对朴实的推崇,并呼吁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真实的内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古朴相士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不识随世贵人炎凉穷士口角剪样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