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

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

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

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

作者简介(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南阳

《南阳》

昆阳王气已萧疏,

依旧山河捧帝居。

废路塌平残瓦砾,

破坟耕出烂图书。

绿莎满县年荒后,

白鸟盈溪雨霁初。

二百年来霸王业,

可知今日是丘墟。

中文译文:

南阳王的气势已经消弱,

但山河依旧持有帝王的位置。

废弃的路途已经坍塌,

破碎的墓冢上耕出了烂书籍。

郡县上长满了青草,

多年的荒废后,白鸟满溪,

雨后天晴时白鸟满溪的景象。

历经两百年的霸王业,

如今只有丘墟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本诗以昆阳王为题材,描绘了南阳的景象和它背后的历史变迁。诗人皮日休通过描写废弃的路途、破碎的墓冢和耕出的烂书籍,展现了南阳的衰败和荒凉。另一方面,诗中的山河依旧捧持帝王,白鸟满溪的景象以及提到的霸王业,暗示了南阳曾经辉煌的历史。

整首诗短小却意蕴深刻。它通过具象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曾经繁华但如今衰败的南阳,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诗中的废路和破坟,以及耕出的烂书籍,表达了一种文化的沉沦和遗失,给人以深深的隐忧。

最后两句诗通过提到能霸持两百年的霸王业,强调南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尽管南阳已经萧条,但历史使之独一无二。整首诗在简短的几句中将南阳的兴衰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萧疏可知图书丘墟瓦砾耕出霸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