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咏雪)

疏疏整整。

风急花无定。

红烛照筵寒欲凝。

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

醉归凉面香斜。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作者简介(程垓)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清平乐(咏雪)

《清平乐(咏雪)》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

红烛照筵寒欲凝。

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

醉归凉面香斜。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雪景为主题,展现了冬夜中的安宁和冷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雪花飘落的景象以及与之相伴的内心情感。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描绘了雪花纷纷飘落的景象,风势猛烈,花朵难以停留。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寒冷的宴席,红烛闪烁照亮了席上的人们,冷得几乎要凝固。

然后,诗人写到"时见筛帘玉影。夜深明月笼纱。",这里描绘了筛帘后的玉人倩影,以及夜晚深沉的明月。这一描写给人一种朦胧、幽雅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写到"醉归凉面香斜。",这里描绘了醉酒归来的人,面色凉若冰霜,香气斜散。这一描写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情感。

最后两句"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梅花的珍惜之情,虽然满园的雪花飘落,但诗人仍然对梅花怀有敬意,不愿将梅花与雪花混为一谈。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对梅花的钟爱和珍惜之情,展现了冬夜的静谧和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无定红烛玉影筛帘凉面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