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久撄末俗喧,脱就绿野静。

方随巾屦便,那暇宾客命。

林红落春衰,草绿争夏盛。

时从老农语,久伫行子听。

谓言劳苦後,各以闲暇庆。

时逢瓶盎酒,亦有肴核称。

喧嘲忽无次,歌唱仍相咏。

酒阑纷起坐,白发忽两凭。

儿乘旁树嬉,牛卧前篱瞑。

予方困俗累,爱此近天性。

何当从之归,买舍与相并。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野步

诗词《野步》是宋代王令所作,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野步》中文译文:

久远避开尘嚣喧闹,

离去追求绿野的宁静。

随意脱下鞋履,

无需拘束于宾客的礼节。

春天里红林凋谢,

夏日里青草争相茂盛。

时常倾听农夫的语言,

久久停留在行旅者的耳畔。

他们说劳作之后,

各自享受闲暇的庆典。

时光中有美酒佳肴,

也有简单的饭菜。

嬉笑和嘲弄交织在一起,

歌唱和吟咏依然齐声响起。

酒宴上人们起身坐下,

白发忽然变成两撮。

孩子们在旁边树上嬉戏,

牛儿在前方的篱笆旁安睡。

我被世俗的束缚所困,

喜爱这近乎天性的自在。

何时才能回归自然,

买下房舍与大自然融合。

《野步》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到诗人久远以来避开尘嚣喧闹,寻找绿野的宁静。他脱去了鞋履,摆脱了繁琐的礼仪,不再受制于客人的命令。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天红林凋谢、夏天青草茂盛的景象,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和变化。

诗中提到诗人常常倾听农夫的言语,久久停留在行旅者的耳畔。这表明诗人喜欢与平凡的农耕生活和旅行者的经历相交融,他们共同庆祝辛勤劳作之后的闲暇时光。诗中也描绘了酒宴上的欢聚场景,人们畅饮美酒,享受简单的饭菜,欢笑和歌唱不断。

诗末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他想买下一座房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实现内心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尘嚣喧闹的世俗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人呼唤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野步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宾客绿野行子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