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得之湘流)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作者简介(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斑竹(得之湘流)

斑竹(得之湘流)

一枝斑竹渡湘沅,

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

远随风雨送啼痕。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片斑驳的竹子漂流过湘沅江,

行走千万里的旅人感受到别离的伤感。

我知道这斑竹曾在娥皇庙前生长,

遥远地随着风雨漂泊着泪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斑竹从湘沅江漂流而来,引发了行走千万里的旅人对别离的感慨。诗人告诉读者,这斑竹曾经生长在娥皇庙前,远离家乡的旅人看到后感触颇多,以为这斑竹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仿佛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遥远地随风雨飘泊着泪痕。整首诗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现了离散的思绪和人事的感慨,使读者对别离和远方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风雨万里行啼痕斑竹人感渡湘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