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

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

洛阳大道徒自直。

女子心在婆舍侧,呜呜笼鸟触四隅。

养男男娶妇,养女女嫁夫。

阿婆六十翁七十,不知女子长日泣,从他嫁去无悒悒。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捉搦歌

《捉搦歌》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捉搦歌

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

洛阳大道徒自直。女子心在婆舍侧,

呜呜笼鸟触四隅。养男男娶妇,

养女女嫁夫。阿婆六十翁七十,

不知女子长日泣,从他嫁去无悒悒。

中文译文:

门上关,墙上有荆棘,窗户里传来女子啜泣声。

洛阳大道笔直而行,女子的心在母家旁边,

啜泣声如困在笼中的鸟儿,四面触碰着囚笼的边角。

养儿子让他娶妻,养女儿让她出嫁。

奶奶六十岁,爷爷七十岁,

他们不知女儿日日长时间地哭泣,她从他们这儿嫁走后无忧无虑。

诗意和赏析:

《捉搦歌》是一首描写妇女嫁出后的悲凉境况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门、墙、窗三个场景,以及女子的啜泣声,展现了女子离开故乡,嫁到他人家庭后的无奈和孤独。诗中的门上关和墙上棘象征着外界的隔绝和阻碍,窗中女子的啜泣声折射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诗人以洛阳大道的笔直形容社会的正常发展,但女子的心却留在了娘家。她的哭泣声如同被困在笼中的鸟儿,四面受限,无法自由飞翔。这种形象描绘了女子在新婚家庭中的束缚和局促感。

诗人用养男男娶妇,养女女嫁夫的句子,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男女角色的刻板定位和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诗中的阿婆六十翁七十,不知女子长日泣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嫁妆后的生活中无人关注和理解的遭遇。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女子在嫁妆后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表达了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思考和对女性处境的关切。它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通过个别的细节刻画,展现出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女子嫁夫婆舍养女阿婆悒悒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