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

气佳哉、烟紫石头城,云碧雨花台。

想东山前后,望春树绿,看晚潮回。

自古英雄豪杰,无不待时来。

拥鼻微吟处,山静花开。

商皓亦尝如此,羡苍生皆有,瞻望之怀。

但淝河洛涧,此事偶然谐。

疑是彼、八公草木,得神明、相亮不相猜。

西州泪,千年犹湿,回望兴哀。

作者简介(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是宋代王质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气息佳哉,烟紫石头城,

云碧雨花台。

回想东山前后,

望见春树绿,

观看晚潮回。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

无不等待时机的到来。

拥挤的鼻息微弱地吟唱,

山静,花盛开。

商皓(注:商鞅和皓首皆为古人名)也曾有过此般境遇,

羡慕着人们都有这样的愿景。

但淝河和洛涧(注:两地名),这些事情偶然地相应起来。

我猜想,也许是因为那片八公草木(注:指八公山,传说为八仙所居之地),

获得了神明的庇佑,相互辉映而不互相猜疑。

西州的泪水,千年来依旧湿润,

回首时兴和哀伤。

诗意和赏析: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描绘了景色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以石头城和花台、绿树和晚潮为背景,通过烟紫、云碧、雨花等形容词,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多彩之美。这些景色给人以气息佳人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

其次,诗中提到了东山、春树和晚潮,这些景象引发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回忆和遐想。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他认为,所有伟大的人物都需要等待时机的到来,才能展现自己的英勇和才华。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拥挤的鼻息微弱地吟唱来描绘山静和花开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他提到了商皓,以及对人们都有美好愿景的羡慕之情。然而,作者也提到了淝河和洛涧这两个地方,以及八公山上的草木,暗示了偶然的相应和神秘的联系。

最后,诗中以西州的泪水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悲痛的回顾。这里的泪水象征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以及对过去的眷恋和哀伤。

整首诗以丰富的景色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愿景和历史传承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事更迭和兴衰消长的深刻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花开晚潮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