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宽,无人识圣颠。

滔滔儿女境,犹抱颍师弦。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是宋代作家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檄便入云山,

我匆匆地来到云山,

相逢话晚年。

我们相遇,谈论晚年的事宜。

惯吟茅屋下,

我习惯于在茅屋下吟诵,

时打葛藤前。

时常抚弄葛藤前行。

应世未圆宽,

我对社会的应对还未圆满宽广,

无人识圣颠。

没有人能理解我崇高的理想。

滔滔儿女境,

世间的繁华景象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犹抱颍师弦。

我仍然珍惜着我对道德师颍的深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追问。作者在茅屋下吟诵,抚弄葛藤前行,表现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然而,作者同时也感叹自己对社会的理想还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同与理解。滔滔儿女境的繁华景象与颍师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失望。整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既有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又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茅屋滔滔葛藤应世儿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