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高台喜登眺,登眺触老情。

入夏又涉三,余春安得停。

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

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

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

古今非千载,一瞬即古今。

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

我友谅无益,有益或麴生。

生虽不能言,其言如震霆。

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月三日登上度雪台,感受到了兴奋之情。

登上高台欣喜地眺望,眺望触动了我对往昔的情感。

入夏又经历了三个月,余下的春天怎能停留。

雨水滴落在栏杆上,风吹拂着青翠的架子。

秧苗已经生长,麦子将要成熟,桑树已经结茧。

盛衰是常态,没有悴败怎能有荣耀。

古代和现代不过千年,一瞬即可成为古代和现代。

我感慨地看着八方天地,这个道理有谁能评判。

我的朋友们也许无法理解,有益的事物也许会发酵生长。

生命虽然无法言说,但其言语如震雷般有力。

只是让我怀念过去,不去问醉与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四月三日登上度雪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生命的思考。作者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如雨栏、风架、秧苗和桑树,表达了盛衰更替、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他感慨地看着八方天地,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变迁,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人生中的盛衰和荣耀都是常态,而且古代和现代只是一瞬间的转变。他对朋友们的理解和对有益事物的发酵也表达了一种思考和怀疑的态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醉与醒的思考,暗示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今变迁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感慨。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入夏登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