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我因疾病而喜欢凉爽的床榻,白天升高而我依然未醒。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我的兄弟们呼唤我醒来,今天是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我起身登上西原,眺望远方,心怀一片豁达。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我移座到菊花丛中,桌前摆放着糕点和酒。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虽然没有丝竹乐器,但歌声和笑声随着情感自然而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白天尚未过去,脸红耳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酒意醉人,四方皆有景色可观,六合之间何其广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天地自古以来就长存,但人生有几何时?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请看下方的村庄,村民们生死不停息。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一个村庄有四十户人家,哭丧的月份从未空缺。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通过这一切,我们互相鼓励,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的心情和思考。他描述了自己病中的状态,喜欢清凉的床榻,但白天升高时仍未醒来。在兄弟们的呼唤下,他起身登上西原,眺望远方,心怀开阔。他在菊花丛中坐下,享受着美食和美酒,虽然没有丝竹乐器,但歌声笑语随着情感自然而发。醉心于酒兴之中,他四处眺望,感叹六合之间的广阔辽阔。然而,他也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引用下方村庄的生死情景,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与兄弟们相聚的喜悦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诗以轻快明朗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弟兄怀抱枕席罗列移座菊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