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石城诸峰入天关,曾随骑吹经行遍。

梅花换岁初不惊,惊报行春再出城。

官甑晨炊云子玉,兵厨夜压秦淮绿。

尚书亲饷老农夫,塞道夫须兼独速。

劝农文字不怪奇,知道尚书愁我饥。

有如山农出南溪,老穉随观韩退之。

叟携群穉穉扶叟,一生只识茅柴酒。

尚书赐酒谁得尝,瓦盆满引无升斗。

今年好风来自东,五风十雨尧日同。

尚书归取作相公,当寄丰年书一封。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城诸峰入天关,

曾随骑吹经行遍。

梅花换岁初不惊,

惊报行春再出城。

中文译文:

石城的群山似乎通向天关,

曾经随着骑兵吹响的号角,我走遍了大地。

梅花在新年初换了花开的装束,不再害怕寒冷,

它们惊喜地告诉我春天又要离开城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凉寺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劝导。诗中描绘了石城的群山和梅花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农民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了尚书,尚书是古代官职中的一种,代表着高位的官员。作者以尚书的身份,亲自前往农田,给老农夫送去粮食,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尊重。他还提到了自己的愁苦,表达了对粮食不足的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场景,老农夫们辛勤劳作,只知道茅草和酒。作者希望尚书能够品尝到农民们的劳动成果,但由于物资不足,只能用瓦盆装满酒,无法用斗量取。最后,作者祝愿尚书能够回去担任高官,同时希望他能够写封丰年的信给农民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社会稳定的期望,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梅花农夫天关尚书云子晨炊兵厨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