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蕙诗

蕙草生山北。

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

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

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

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

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荣。

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

鶗鴂鸣已衰。

作者简介(繁钦)

繁钦(?-218)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咏蕙诗

《咏蕙诗》是一首描写蕙草的诗词,作者繁钦,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蕙诗

蕙草生在北方的山野,

失去了它原本的栖身之地。

扎根在阴暗的崖壁旁,

日夜都害怕风雨的侵袭。

寒泉浸润着我的根茎,

凄凉的风常常徘徊。

太阳、月亮、星辰照耀着八方,

唯独我没有得到它们的余辉。

花朵和叶子永远疲惫不堪,

凝聚的露水无法干涸。

其他百花都含有荣耀,

只有我失去了时光的姿态。

与我相比,那些英俊的花朵在盛开,

而蝉鸣已经凋谢。

诗词表达了蕙草在北方山野中的生存状况以及它与其他花卉之间的对比。蕙草被描绘为一种困境中的植物,失去了原本的栖身之地,而只能在崖壁旁艰难地扎根生长。它时刻担心受到风雨的侵袭,生活在凄凉的环境中。不像其他花卉那样受到太阳、月亮和星辰的照耀,蕙草没有得到它们的余辉,显得黯淡无光。蕙草的花朵和叶子都疲惫不堪,凝聚的露水也无法干涸,暗示了它的生命艰辛和困苦。与其他花卉相比,蕙草失去了时光的姿态,没有能够展现自己的辉煌。最后,蝉鸣的衰落也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

这首诗词以蕙草为主题,通过描写蕙草的生存境况和内心状态,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困顿和无奈之情。同时,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强调了蕙草的孤独和不被赞美的命运。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边缘存在的一种思考和感慨,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蕙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夙夜托身阴崖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