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空传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作者简介(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沛县

《沛县》是明代归有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泗水环绕着被堆积的城墙,

朝东流去,阳光明媚。

丰沛的历史一直流传至今,

汉代的事迹已经过了千个春秋。

唉,我又为何事而叹息,

频繁地来去,孤独无依。

封侯的荣耀无法预期,

白天坐着沉沦。

每次看到沛县的老人们,

我在泗水边旅行。

空传说着泗水亭,

城市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城外绿柳树摇曳,

高高的窗帘悬挂着风尘。

仍然有人卖酒,

王媪家世代相承。

高庙中的神灵仍然在,

而英雄们却嘲笑着人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沛县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沛县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沛县位于泗水之滨,被泗水环绕,城墙被堆积着,给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感觉。泗水向东流去,阳光明媚,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的感觉。

诗中提到丰沛的历史流传至今,指的是沛县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汉代的事迹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但历史的痕迹仍然存在。作者感叹自己频繁往来的孤独和迷茫,无法预知未来的命运,白天坐在这里却感到无所适从。

诗中描绘了沛县的景象,城外绿柳树摇曳,高高的窗帘悬挂着风尘,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诗中还提到了卖酒的家庭王媪,她的家世代相承,彰显出沛县的历史传承和人文风情。

最后,诗中提到高庙中的神灵仍然在,但英雄们却嘲笑人们。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但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奈和人们被现实所困扰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沛县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世间沉浮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沛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日沉沦不可期千春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