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道人招魂歌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终。

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

睢阳临难气塞充,大呼南八男儿忠。

我公就义何从容,名垂竹帛生英雄。

呜呼一歌兮歌无穷,魂招不来何所从。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浮丘道人招魂歌

《浮丘道人招魂歌》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客有客浮丘翁,

一生能事今日终。

齧氈雪窖身不容,

寸心耿耿摩苍空。

睢阳临难气塞充,

大呼南八男儿忠。

我公就义何从容,

名垂竹帛生英雄。

呜呼一歌兮歌无穷,

魂招不来何所从。

译文:

有客有客,浮丘翁,

一生才能事业今日终结。

咬着麻垫,躲在雪窖中,身受冷苦,无处容身,

内心无比焦虑,努力摸索却空无一物。

面对睢阳来临的困境,我内心充满了压抑的情感,

大声呼喊南方八位忠诚的男儿。

我公公义无反顾地去就义,他的从容让我敬佩,

他的名字将留在竹帛上,成为英雄的象征。

哀嚎啊,一首歌唱不绝,

但魂魄却无法招回,我该何去何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浮丘道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思考。

浮丘道人一生都在追求事业和理想,但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在贫困中艰难度日,生活陷入困境,内心痛苦不堪。面对逆境,他仍然坚守忠诚的信念,大声呼喊南方的八位忠诚之士,表达了对忠诚和英雄主义价值的推崇。

浮丘道人的公公义无反顾地去就义,展现了他的从容和豪情,他的名字将被载入竹帛之上,流传千古,成为英雄的象征。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佩和对英雄永垂竹帛的期许。

最后,诗人以哀嚎之声表达了自己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他歌唱着,却无法召回已逝的魂魄,对于生死和命运的无奈感在其中流露。

《浮丘道人招魂歌》通过描绘浮丘道人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英雄忠诚和牺牲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和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浮丘道人招魂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英雄从容无穷一生呜呼不容寸心能事大呼苍空齧氈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