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雪中疏寮借阁帖,更以薇露送之)

梅观初花,蕙庭残叶。

当时惯听山阴雪。

东风吹梦到清都,今年雪花此年前别。

重酿宫醪,双钩官帖。

伴翁一笑成三绝。

夜深何用对青藜,窗前一片蓬莱月。

踏莎行(雪中疏寮借阁帖,更以薇露送之)

踏莎行(雪中疏寮借阁帖,更以薇露送之)

梅观初花,蕙庭残叶。

当时惯听山阴雪。

东风吹梦到清都,

今年雪花此年前别。

重酿宫醪,双钩官帖。

伴翁一笑成三绝。

夜深何用对青藜,

窗前一片蓬莱月。

中文译文:

踏莎行(在雪中徒步,借阁帖,用薇露陪送)

初看梅花观赏,后看庭院的蕙草残叶。

那时惯听山阴的雪飘落。

东风吹来梦境到达清都,

今年的雪花与去年的别离。

再一次酿造宫中美酒,两枝笔书写官帖。

与老翁一同笑对三绝。

深夜里如何与青藜相对,

窗前有一片仙山般明亮的月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季的场景,描绘了一种寂静而祥和的氛围。梅花初绽,庭院的葱翠却残败了,这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消亡。周围环绕着雪的山阴地区,曾经习惯于听着雪花飘落的声音,这是一种寂静而美丽的场景。东风吹来的梦境,将诗人带到了清都,给他带来了一种初遇雪花时的喜悦和别离时的伤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宫醪和官帖作为象征物,表达了他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宫醪代表了尊贵和高雅的品味,官帖则代表了才华和艺术的成就。与诗人的老朋友一同分享宫醪和创作官帖,他们的笑声成为了难以超越的三重境界。这表明诗人在追求审美和艺术之余,也注重友情和快乐。

夜深时,面对着青藜,诗人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归宿。然而,在窗前,明亮的月光倒影成了一片仙山,给予了诗人某种抚慰和赐福。整首诗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于季节变迁、生命与艺术、友情与思考的感悟和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而纯粹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夜深东风一笑雪花梦到残叶山阴初花双钩官帖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