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十首)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

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

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

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

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

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

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

¤

作者简介(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

诗词:《古意(二十首)》

作者:袁凯(明代)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

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

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

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

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

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

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

【中文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位贫穷的士人,白发遮盖双肩。

人生的事务既不顺利,年运也一直迟滞。

鞋子破旧久未补,短褐衣早已破烂。

虽然读书听闻了道德,但爱酒更甚于没有钱。

经常受到富人的嘲笑,哪有贵人来怜惜。

我听说过齐景公,他千匹的马却无用武之地。

夷齐饿死在西山,后世称颂他为圣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士人的困境和遭遇。诗人通过描述士人的衣着破烂、生活艰辛,以及读书无果、缺乏金钱的困境,表达了贫寒士人的苦闷和无奈。他经常受到富人的嘲笑,却没有得到任何贵人的关爱和支持。这种社会现实让诗人感叹,甚至对于古代传说中的齐景公,他虽然拥有千匹的马,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最终饿死在西山。这种对现实的反思和对贫困士人的同情,让人深思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艰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困士人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贫穷境遇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通过描写贫士的形象和对比齐景公的遭遇,诗人呈现了一幅悲凉而深刻的画面,引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和对贫困者的同情。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袁凯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贫困人民的关爱,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古意(二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闻道富人人事幽谷圣贤后世贵人无钱徒然贫士迍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