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茅舍)

柴作疏篱,茅编小屋,绕堤苦竹黄芦。

老翁蜗处,却自乐清虚。

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

逍遥处,都捐世虑,忘我亦忘渠。

雨余。

添美景,眉横山妩,脸媚花腴。

笑凡间粉黛,浓抹轻涂。

客至三杯薄酒,欲眠后、一枕蘧蘧。

起来见,龟翻鹤舞,却是寿星图。

作者简介(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满庭芳(茅舍)

《满庭芳(茅舍)》是宋代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庭院景象和他在清净雅致的环境中忘却尘世的心情。

译文如下:

柴作疏篱,茅编小屋,

篱笆用柴搭起,小屋则用茅草编成,

绕堤苦竹黄芦。

围绕着地势高起的堤岸,生长着苦竹和黄芦。

老翁蜗处,却自乐清虚。

老翁在这里生活,却自得其乐于这清净虚无的境地。

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

钓鱼不一定要使用弯钩,弹琴却不一定用弦。

逍遥处,都捐世虑,忘我亦忘渠。

在这逍遥自在的地方,抛却了世间的烦恼,也忘记了自我的存在。

雨余。添美景,眉横山妩,脸媚花腴。

雨后,美丽的景色更加增添,眉梢弯曲得像山峰一样,面容娇艳如花朵。

笑凡间粉黛,浓抹轻涂。

笑看世间的俗事,妆扮浓重而又轻盈。

客至三杯薄酒,欲眠后、一枕蘧蘧。

客人到来时敬上三杯淡酒,然后想要休息时,一觉入梦。

起来见,龟翻鹤舞,却是寿星图。

醒来后看到,乌龟翻来覆去地踱步,仙鹤优雅舞动,原来是寿星在展示寿命的长短。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雅宁静的田园景象。作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柴篱和茅舍,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中所述的环境与心境相辅相成,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者通过忘却尘世、追求自在和清虚,展现了对世俗琐事的超脱与淡泊。

整首诗以自然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庭院的美景和诗人的禅意生活,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并以此体现了宋代士人们追求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管弦清虚小屋逍遥处捐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