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千家砧杵乱城头,新月微明江水流。

床外蛩鸣偏出夜,风前白苎不宜秋。

愁连天汉无鸿雁,梦到关山见戍楼。

芳草不青莲子落,征夫何事好长游。

古意

《古意》是一首明代陈鹤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家砧杵乱城头,

新月微明江水流。

床外蛩鸣偏出夜,

风前白苎不宜秋。

愁连天汉无鸿雁,

梦到关山见戍楼。

芳草不青莲子落,

征夫何事好长游。

中文译文:

城头上千家的砧杵声乱响,

新月微微地照亮江水流。

夜晚床外蛩鸣声特别清脆,

秋天风前的白苎不应该出现。

忧愁连绵,天空中没有鸿雁的身影,

梦中到达关山,看见戍楼的身影。

芳草不再青翠,莲子已经落尽,

征夫为何事情要长时间漂泊游荡。

诗意:

《古意》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思乡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充满了古旧的意境,城头上砧杵声乱响,新月微明照亮江水,蛩鸣声在夜晚中格外清脆。诗人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还提到了战乱和征战,以及漂泊在外的征夫,诗人对这种漂泊的生活感到困惑和痛苦,希望能够回到家乡长时间的漫游。

赏析:

《古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明代社会动荡和征战的背景下人们的彷徨和思乡之情。在描绘景物方面,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砧杵声的乱响、新月的微明、蛩鸣声的清脆等,给人带来了诗意的感觉。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很丰富,忧愁、思乡、困惑等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词更富有情感色彩。整首诗以愁思之情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平安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和漂泊生活的痛苦和困惑。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古意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征夫不宜芳草水流城头鸿雁砧杵戍楼梦到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