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酹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写的《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酹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鸟不知道自己的巢穴,山鹿不知道水流的方向。

薛子(指薛瑄)善于饮酒,喝起酒来如同汲水一般快速。

我观察他的肠胃之间,与其他人并无差别。

人满地已尽,我这个平凡之人无处可留。

我告诉你试着喝一口水,一次饮尽不再追求。

我告诉你喝上浓醇的酒,百舀酒都不能满足。

酒可以用来饮,水不可,这种说法也已经过时。

按照我的眼光,你的胸腹是深不可测的。

就像田间的人看待公侯一样。

你连破颜而饮都未曾省悟,更何况裸露头颅。

鸱夷(指古代饮酒时的礼仪)认为大瓠(指盛酒的器皿)都已经饱满,何必再浮躁。

无论有多少人过着适应自己的生活,又怎么会妨碍友情的交游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薛子(薛瑄)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薛子饮酒的观察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飞鸟、山鹿的比喻,暗喻人类对于自身根本的无知和迷失。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形象地描绘了他饮酒的场景和速度。作者通过观察薛子的肠胃,认为他与其他人并无差别,隐含了对人生的平凡和无奇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视角与薛子进行对比。他告诉薛子尝试只喝一口水,不再渴求,以此寄托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作者还告诉薛子,喝浓醇的酒也不能满足他,表示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和品质的追求。

诗的最后几句,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观察薛子。他认为薛子的胸腹百丈幽深,意指他的内心世界深邃而难以捉摸。作者以田间的人看待公侯的眼光来形容自己对薛子的看法,隐喻了自己与薛子的身份和地位差距。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谈到鸱夷认为大瓠已经饱满,不再追求浮躁。他认为无论多少人过着适应自己的生活,都不会妨碍真正的友情和交游。

整首诗通过对薛子饮酒和自身思考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对饮酒、物质欲望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整篇诗词写意深远,意境优美,值得深入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满地不可飞鸟饮酒吾观肠胃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