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和巽吾重赋海棠)

花露湿。

红泪裛成珠粒。

比似昭阳恩未得。

睡来添醉色。

一笑娇波滴滴。

再顾羞潮拂拂。

恨血千年明的皪。

千年人共忆。

作者简介(刘辰翁)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谒金门(和巽吾重赋海棠)

诗词:《谒金门(和巽吾重赋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花露湿。

红泪裛成珠粒。

比似昭阳恩未得。

睡来添醉色。

一笑娇波滴滴。

再顾羞潮拂拂。

恨血千年明的皪。

千年人共忆。

中文译文:

花朵上的露水湿润着。

红色的泪珠如珠粒一般闪烁。

它们比喻了像昭阳般的恩宠尚未获得。

当我醒来时,红色更加浓郁。

一笑间,娇媚的水波滴滴落下。

再次回顾时,腮边的红晕扑扑飞扬。

悲愤之情流淌了千年,明亮而深邃。

千年后的人们共同怀念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失落和遗憾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历史和记忆的回忆和怀念之情。诗中以海棠花为象征,通过花朵上的露水和红色的泪珠,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得到宠爱与善待的遗憾之情。昭阳是古代帝王对宠爱妃子的称呼,而作者将自己与昭阳相比,暗示了自己未能获得同样的宠爱。醉色和娇波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浓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失落和不甘。再顾时,腮边的红晕扑扑飞扬,表明了作者对自己的遗憾之情无法掩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思念和对过去的记忆,将自己的情感与千年的历史相连结,彰显了作者对历史与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海棠花的意象和色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和人们的共同记忆相结合,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这首诗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回忆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过去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未得一笑拂拂比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