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借问山中许道士,此回归去复何如。

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

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

东卿旄节看看至,静启茅斋慎扫除。

作者简介(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借问山中许道士,

此回归去复何如。

竹屏风扇抄遗事,

柘步舆竿系隐书。

绛树实多分紫鹿,

丹沙泉浅种红鱼。

东卿旄节看看至,

静启茅斋慎扫除。

中文译文:

借问山中的许道士,

你归去之后又如何。

竹屏风扇上抄写着留存的故事,

柘步之间,舆竿上系着隐藏的书籍。

绛树上结满了紫色的鹿,

丹沙泉水中种满了红色的鱼。

将军的旄节还能看到远处,

请静下心来,谨慎地扫除茅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皮日休所作,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南阳润卿将要离去之际,借问山中的许道士,探询归去后的情况。诗中通过描写墨竹屏风扇上抄录的遗事,以及竹篱间,舆竿上挂着的隐书,展示了归隐山林的禅意和清修之道。绛树下的紫鹿和丹沙泉的红鱼,则是与寂静清幽的山林相映成趣。最后,诗人提到东卿将军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将军的旄节仍可见远近,同时呼唤许道士静心慎行,谨慎地守护山林清修之地。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归隐山林的景象,同时通过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展示了皮日休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于禅意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借问看看扫除遗事风扇回归竹屏绛树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