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作者与袁通判一同游览越州的经历和感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船只行进了十里,登陆就是一片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蜿蜒的小道隐藏着深意,奇异的松树传递着古老的声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一生中有几次到达这样的地方,好处似乎无穷无尽,需要不断探索。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一声春鸟鸣叫的地方,乡关的思念又涌上心头。

诗词的译文表达了作者与袁通判一同游览越州山林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舟行十里后即可上岸进入山林的景象,展现了越州山水的美丽和宜人。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的描写,表达了自然山林中的神秘和古老的氛围。诗句“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表达了作者对越州山林之美的向往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最后一句“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越州山林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几个简洁而精准的描写,将美景、思乡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深邃的感受。整首诗情绪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平生好处山林深意上心曲径乡关上岸欲穷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