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梧桐
《梧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梧桐树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紫极宫庭的广阔景象,梧桐树扶疏地栽种在其中。作者初次听到一片叶子落下的声音,就知道九月的秋天已经到来。实际上,这片地面已经被风吹满了果实,雨后的苔藓也极为茂盛。
诗中还提到了群仙可能会来到这里会面,而灵凤也必定会在此徘徊。这些描写给人一种神秘而幻想的感觉,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美丽。
整首诗以梧桐树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思考。梧桐树是秋天的象征,它的叶子落下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作者通过这首诗词,展示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紫极宫庭阔,
扶疏四五栽。
初闻一叶落,
知是九秋来。
实满风前地,
极添雨后苔。
群仙傥来会,
灵凤必徘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梧桐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生命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作者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相联系,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梧桐树的叶子落下,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还提到了群仙和灵凤,给人一种神秘而幻想的感觉,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美丽。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