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兴(四十首)

疏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得闲愿已惬,敢有分外求。

开门对钟山,山翠盈我眸。

日中市声远,草绿空庭幽。

登临观万象,玄理足可搜。

谁能走逐逐,自使生悔尤。

¤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旅兴(四十首)

《旅兴(四十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疏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得闲愿已惬,敢有分外求。

开门对钟山,山翠盈我眸。

日中市声远,草绿空庭幽。

登临观万象,玄理足可搜。

谁能走逐逐,自使生悔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繁琐的世务和社交的厌恶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追求知识的渴望。作者感到疲惫和病痛,因此对社交活动感到畏惧,更愿意得到一些闲暇时光,安享宁静。他打开门户,面对着钟山,山的翠绿充满了他的眼睛。在正午时分,市井的喧嚣声已经远去,草地呈现出静谧的庭院。他登上高处,观察着世间的万象,寻找玄奥的道理。他希望能有人能够跟随他一起追求真理,即使这样生活也许会有所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疏离世务和厌倦社交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山的景色和宁静的庭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内心追求宁静和自由的愿望。他通过登高远望,尝试触摸和探索世界的奥秘,表达了对智慧和知识的渴望。最后,他希望能够有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追求,以免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和后悔。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自由、安静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社交和世俗事务的疲惫和厌倦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旅兴(四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登临人事草绿空庭万象声远玄理疲病走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