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

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

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

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

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

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

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

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

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中文译文】

住在双峰寺,寄给卢七和李十六

远离寂寞的念诵声,满屋萦绕着虫丝。

独自与山中的人相伴,无所顾忌地生活。

在双峰下徘徊,痛惜双峰的月色。

夜晚里猿猴幽幽,古老的松树苍苍。

玩味无穷,越来越远越加幽绝。

林中寂静僧人归去,石头冷冷泉水微声。

竹屋中吹着轻风,萝径上残存着雪。

躺在涧水旁边为何这般迟,背后的山峰还未春色盎然。

这次游玩真是太过美妙,独自前往与谁共同欣赏。

满意地自己回去,无法将喜悦与你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以写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双峰寺的宿泊经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诗人描述了孤独禅修的境地:在双峰寺中,佛堂安静,只有虫丝环绕,没有外界的干扰,让人心无牵挂,体验着生命的沉淀与虚无。在山中的人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超越生死,超越纷扰,感受到了深邃宁静的林间氛围。

诗人的心绪在宿泊期间犹如双峰寺下荡漾的月色,苍苍的古松为背景。夜晚,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声,古木重重,让人感到苍凉而古老。玩味其中,诗人觉得永远无法尽兴,而双峰中隐去的景物更加幽深而峻峭,不可被得知。

诗人渐行渐远,感觉到了孤寂,没有人来陪伴,只有僧人独归,泉水冷冷泠泠响在石头上。竹屋中吹来轻风,萝径上的残雪增加了幽静的氛围。诗人躺在春天尚未启蒙的涧水旁,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山峰背后的春天还未到来。

诗人来到双峰寺,发现这次游玩真是令人愉悦,不禁产生了与他人共同欣赏的想法。然而,满心的喜悦和无法表达,只能独自归去,无法将这份心情与接收者分享。

整首诗描绘了宁静幽深的山中景色,思考着生活的深度与虚无,表达了对环境的热爱和对人生境况的感悟,传递出一种安静和超越的禅宗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徘徊惆怅苍苍古松无心寥寥满室禅诵处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