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魏饶州用蕃唱酬诗卷最后一篇韵见赠之作

世纷往往竞趋奇,半额真同慕广眉。

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岂亦故违时。

解鞍屡辱留连饮,出袖仍蒙惠好诗。

异县绝疏亲且故,相从且免问为谁。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次韵魏饶州用蕃唱酬诗卷最后一篇韵见赠之作

《次韵魏饶州用蕃唱酬诗卷最后一篇韵见赠之作》是宋代赵蕃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世纷往往竞趋奇,

半额真同慕广眉。

我已自知成忤俗,

公今岂亦故违时。

译文:

时光流转,世间人们争相追求奇巧,

我半额的眉毛真实地向往广阔的眉宇。

我自己早已知晓自己变得违背世俗,

而你,公子,现在也不免违背时光的潮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自我与他人的比较。诗中的"半额真同慕广眉"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羡慕广阔眉宇的人物,暗示了作者对于才智和志向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岂亦故违时"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违背世俗的认识,同时也指责受敬仰的公子既然也违背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思考和自省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索和独立精神。

诗中还提到了"解鞍屡辱留连饮,出袖仍蒙惠好诗",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受到的赏识。作者以自己的才华和诗作来超越世俗的桎梏,为自己赢得了一些尊重和欣赏。

最后两句"异县绝疏亲且故,相从且免问为谁"暗示了作者身处异乡,与亲人和熟悉的人渐行渐远,不再有牵挂。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精神时,渐渐与常规和传统背离,与他人的联系也逐渐淡化。

整首诗以自省和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索,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才智和独立精神的向往。这种内省的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魏饶州用蕃唱酬诗卷最后一篇韵见赠之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留连自知解鞍为谁半额惠好故违绝疏亲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