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石门诗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作者简介(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夜宿石门诗

夜宿石门诗

朝搴苑中兰,

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

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

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

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

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

阳阿徒晞发。

中文译文:

清晨摘取苑中兰花,

担心霜会落下来休息。

夜幕降临时还在云端宿营,

玩弄着月光在这石头上。

鸟儿鸣叫知道夜晚栖息,

树叶落下知道风即将吹动。

声音异彩纷呈来到听觉,

各种声响都清晰而悠扬。

美妙的事物没有被欣赏,

芳醑何人来加以欣赏。

美丽的女子终未到来,

太阳无济于事,只有发出微弱的光芒。

诗意:

这首《夜宿石门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宿营石门时的心境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搴取苑中兰花、畏惧霜落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谨慎。夜晚的宿营让诗人感到云际的宁静,同时也让他能玩弄石头上倾泻下的月光,体验到夜晚的诗意。在宿营的时候,诗人倾听到了鸟鸣和树叶落下的声音,感受到了不同的声响带来的愉悦和平静。

赏析:

谢灵运的《夜宿石门诗》借夜晚宿营的场景,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无人赏识的遗憾。他在苑中摘取兰花,却没有人赏识其美;他提到了芳醑,却无人乐于享受;美丽的女子也未到来,太阳只是发出微弱的光芒。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冷落的失望和无奈之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们感知美的能力的限制,以及他个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美的敏感,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美人清越鸟鸣云际异音妙物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