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斗城池馆。

二月风和烟暖。

绣户珠帘,日影初长。

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

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作者简介(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玉堂春

《玉堂春》是宋代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斗城池馆的春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

绣户珠帘,日影初长。

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

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

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

依约林间坐夕阳。

诗意:

《玉堂春》描绘了一个春季的场景,斗城池馆在二月的和风中逐渐温暖起来。诗人描述了一系列美景,如绣户、珠帘、玉辔金鞍和绿杨。行人在沙堤的路上行走,绿杨树下映衬出一片生机。在小槛的朱阑旁,花朵盛开,露水芬芳。清脆的管乐和悦耳的琴弦欲奏奇新的曲调,诗人依约坐在林间,享受夕阳的美丽。

赏析:

《玉堂春》是晏殊的一首典型的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展现春季的美好,如绣户、珠帘、玉辔金鞍等,给人一种繁华盛世的感觉。描写行人映绿杨的情景,更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诗的后段,通过描绘花朵盛开和夕阳西下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玉堂春》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触觉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融入了人情和音乐的元素,使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和深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行人珠帘夕阳缭绕绣户依约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