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气合论文地,魂销惜别筵。

离亭芳草外,飞盖落花前。

北阙旧通籍,南州先著鞭。

却诜丹桂早,莱子彩衣鲜。

侧耳聆佳政,成名及妙年。

因风能见忆,得句会须传。

筮仕聊栖棘,驽才阻泛莲。

交情期岁晚,会面数秋天。

莆水浮春树,桐城际暮烟。

龚黄真忝窃,末路共腾骞。

作者简介(黄公度)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是宋代黄公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龚实赴任南安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朋友前程的祝愿。

诗意和赏析:

诗人首先描述了气氛融洽的论文宴会,人们的心灵在别离的宴席上感到痛苦。然后,诗人通过描写芳草丛中的别离,将离别的悲伤情绪表达得更加深刻。接着,诗人以北阙和南州来代表朝廷,表达了对友人升官的祝贺之情。黄公度通过描述南方的鞭声和南州的彩衣,展示了南方的繁华景象。他向友人表达了对佳政的赞叹,希望他能早日成名,展示才华。诗人通过风的能力来唤起回忆,并希望友人能记住这些句子。诗人自谦自己只能在世俗中生存,并希望友人能在官场中有所成就。最后,诗人描述了岁月的流逝和数次的别离,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祝福。诗人以莆水和桐城为背景,描绘了春天和傍晚的景色,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惜之情。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处境的思考,诗人将情感融入诗词之中,使诗词更具深意。

译文:

送别龚实赴南安,黄公度作

气氛融洽的论文宴会,

心灵在别离的宴席上感到痛苦。

离开芳草丛,

飞盖在落花前停留。

友人离开北阙的书籍,

先著鞭声在南州。

丹桂花开得太早,

莱子的彩衣鲜艳。

侧耳倾听良好的政绩,

期待友人在年轻时就名扬天下。

因为风可以唤起回忆,

获得句子的传承。

作为文人只能在世俗中生存,

才能被阻碍的人无法浮出水面。

交情建立在岁月晚期,

数次在秋天相见。

莆水上漂浮着春天的树,

桐城之间弥漫着傍晚的烟雾。

龚实和黄公度都感到自愧不如,

共同追求末路的飞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友情和别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境遇的思考,诗人将情感融入诗词之中,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芳草著鞭落花论文通籍丹桂北阙气合离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