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作者简介(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时来不自意,

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

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

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

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

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

只言僚故情。

译文:

回答宋使君赠诗

时机来了却不自主,

往往在过去我仍坐官位。

曾经辅佐君主负重任,

却因此阻碍了贤德的朋友的生活。

辞去官职后仍然在故乡,

等待着罪责濒临南方。

政治家已经自愿留在了边疆,

风力因此继续刮动。

在高楼之上,我询问愁苦,

期待着受益于众人仁慈的启发。

衰老和废弛,时尚不看重,

只言僚属的旧情谊。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辞去官职后如何面对来自政治等方面的困扰和挫折。他耿直地选择了退出政治舞台,回归故乡等待罪责。他感激友情和仁慈,但也意识到政治家的境遇和荣耀是短暂的。他并不留恋权势,更关注人情和友谊的真挚。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写给宋使君的回赠之作,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自己对政治和社会的看法。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仁慈的赞美,体现了张九龄深思熟虑的品质和思辨的能力。他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了退隐,但仍然感慨于政治的得失和权力的薄弱。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政治荣辱的深入思考,展示了他作为政治家和文人的特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宿昔衰废罢归高轩疾苦右职自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