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

柳巷任疏容马入,水篱从破许船过。

昂藏独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作者简介(皎然)

皎然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

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

隐身苕上欲如何,

不著青袍爱绿萝。

柳巷任疏容马入,

水篱从破许船过。

昂藏独鹤闲心远,

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

竹窗书幌共烟波。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周谏离别故业(我在予寺,周生住的地方也临近苕水)

隐身在苕草上,不知如何才好,

不穿青袍,热爱绿萝。

柳巷容马长久不整理,

水篱从破处,打破静谧,允许船只过往。

昂藏的独鹤自由地远离繁忙,

在寂历中欣赏秋花和野趣。

如果我去访问禅斋,或许可以遥遥地见到你,

竹窗书帘配着微微的烟雾和水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皎然所作,赞美和留念周谏的寺庙离别。诗中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忧郁的心情和对友谊的思念。

第一联写出了皎然的身处草地的境地,不知何去何从的心境。他不需要青袍装饰,痴迷于绿萝的美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的态度。

第二联写出了离开寺庙后的生活场景,描述了柳树丛中马匹的行动,水边的篱笆已经破损,任由船只进出。这里象征着皎然离开之后,寺庙失去了原有的恬静,变得热闹起来。

第三联写出了皎然离开之后的生活状态,他心境自由,如同昂藏的独鹤远离尘嚣。他享受寂历时节的秋花和大自然的野趣。

最后一联写出了皎然对周谏离别的留恋。他希望能够有机会访问周谏所在的禅斋,虽然距离遥远,但可以从竹窗透过微弱的烟波和书帘,感受到他的存在。整首诗以自然的描写烘托出了皎然对友情的深情和离别时的感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烟波可见青袍不著昂藏绿萝柳巷隐身任疏闲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