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晴波

灵沼溶溶淑气回,玉泉初暖碧如苔。

风回鳌背山光动,日照龙鳞镜影开。

飞鸟惯随仙仗过,游鱼偏识翠华来。

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

作者简介(曾棨)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太液晴波

《太液晴波》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曾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液晴波

灵沼溶溶淑气回,

玉泉初暖碧如苔。

风回鳌背山光动,

日照龙鳞镜影开。

飞鸟惯随仙仗过,

游鱼偏识翠华来。

愿倾池水成春酒,

添进南山万寿杯。

译文:

太液晴波,

湖水清澈,柔和的气息回荡,

玉泉初暖,蓝绿色的苔藓如毯铺开。

微风吹拂着鳌背山,

山光随之摇曳起舞,

阳光照耀下,湖面如龙鳞,镜影展现。

飞鸟已习惯跟随神仗飞过,

游鱼也能辨识出翠绿的华彩来。

愿意将湖水倾注成春日的美酒,

加入到南山的万寿杯中。

诗意和赏析:

《太液晴波》描绘了一幅湖泊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致。诗中的太液指的是明代皇宫内的池塘,晴波则是形容湖泊晴朗的水面。

诗词开篇以“灵沼溶溶淑气回”,展现了湖水的清澈和柔和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接着描绘了“玉泉初暖碧如苔”,用蓝绿的苔藓形容湖面初春时的温暖和美丽。

下文写到“风回鳌背山光动,日照龙鳞镜影开”,通过描绘风吹动山的光影和阳光照耀下的湖面景象,展示了湖光山色的变幻之美。

接着,诗人写到“飞鸟惯随仙仗过,游鱼偏识翠华来”,描绘了湖边的景物,飞鸟随着神仗飞过,游鱼则能够辨识出湖水中翠绿的华彩,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最后两句“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表达了诗人对湖水的喜爱之情,希望将湖水倾注成美酒,与南山的万寿杯相融合,寓意长寿和吉祥。

整首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运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明代皇家园林的秀美景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美好愿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太液晴波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飞鸟池水游鱼镜影识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