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苑荒阶伴绿苔,恩疏长信恨难开。

姑苏麋鹿食思食,楚泽王孙来不来。

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燕昭没后多卿士,千载流芳郭隗台。

作者简介(徐夤)

徐夤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草》(原文)

废苑荒阶伴绿苔,

恩疏长信恨难开。

姑苏麋鹿食思食,

楚泽王孙来不来。

色嫩似将蓝汁染,

叶齐如把剪刀裁。

燕昭没后多卿士,

千载流芳郭隗台。

《草》(译文)

荒废的皇家园林,绿苔伴着阶梯,

宠信和疏远之间的情谊难以开展。

姑苏地区的麋鹿期待着它们的食物,

楚国的王孙是否会来访?

草色嫩绿,像被蓝色染料染过,

叶子整齐得像被剪刀剪裁过。

汉献帝去世后,崇文殿多了许多贤士,

千年过去了,郭隗的名声延续不断。

《草》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弃的园林景象,但通过对废园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草生长在废弃的园林中,绿苔覆盖在阶梯上,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荒废的景象。作者由此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宠爱和疏远,这种情感交织在心底,却难以展开。作者还提到了姑苏地区的麋鹿期待食物的心情,以及楚国王孙的到访,这些都是作者对人情淡淡的期待和遗憾。

在描写草的特点时,作者用“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来形容。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草的柔软和整齐。草本身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显示出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作者提到了燕昭去世后,郭隗台上有很多贤士,在千载之后,他们的名声依然流传不息。这部分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人们对千古名人及其事迹的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废园、草以及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情的思考。诗意深远,意境优美,给人以一种淡然而又留韵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剪刀麋鹿思食蓝汁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