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台叶尊师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赠天台叶尊师

诗词名称:《赠天台叶尊师》

作者:方干

朝代:唐代

中文译文:

不要在清晨离开少室,

要知道傍晚进入天台。

常常喜欢收视山川,

有时夜里带来星月。

神奇的药物不知道是几代的传承,

古老的松树应该是多年种植。

先生暗自嘲笑观棋的人,

下了半局棋,白发催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方干赠送给天台叶尊师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叶尊师在天台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叶尊师的敬意和赞赏。

诗中开头两句“不要在清晨离开少室,要知道傍晚进入天台”,表明了叶尊师对清晨和傍晚时分的钟爱,也体现了叶尊师对修行的专注和执着。

接下来几句“常常喜欢收视山川,有时夜里带来星月”,描绘了叶尊师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欣赏,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神奇的药物不知道是几代的传承,古老的松树应该是多年种植”,表达了叶尊师对灵药和古松的独特了解,暗示了他修行的高深和历史悠久。

最后两句“先生暗自嘲笑观棋的人,下了半局棋,白发催人”,则体现了叶尊师的智慧和老成,以及他对时间的珍惜和警醒。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叶尊师的生活和修行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叶尊师的敬仰和感慨。同时,也通过对自然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不知先生应是山川薄暮星月古松天台须知灵药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