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

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

欲拟比酥酥少色,曾持劝客客何人。

红梅虽是吾家物,老去无心一醉春。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字黄封谁可识,

偷传王氏法应真。

清淮始变醅犹薄,

句水新来味更醇。

欲拟比酥酥少色,

曾持劝客客何人。

红梅虽是吾家物,

老去无心一醉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梅尧臣与朋友正仲相聚时的情景。诗中提到了上字黄封,指的是一种封泥,作者暗示只有王氏一族才能识别。他们私下传递的酿酒方法是真实可靠的。清淮指的是淮河的清水,开始时酿造的酒还比较淡薄,但经过时间的推移,酒的味道变得更加浓郁。作者想要用酥酥来形容酒的颜色,但他曾经亲自劝酒的客人是谁,却已经记不清了。红梅虽然是作者家中的物品,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经失去了一醉春天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共饮时的情景,通过对酒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如上字黄封、清淮、句水和红梅,这些形象丰富了诗词的意境。作者通过对酒的味道和颜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无心吾家物客客黄封一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