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五云际锺

烟昏青栎道,风急隔溪锺。

征马未及息,猛虎前有踪。

寻声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五云际锺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五云际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雾笼罩着青翠的栎树小道,

狂风急促地吹过溪水,发出钟声。

征马还未停歇,

猛虎的踪迹已经出现。

寻找声音,想要找个地方投宿,

仆人们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林中的景象,烟雾笼罩着青翠的栎树小道,狂风吹过溪水,发出钟声。诗人感叹征马还未停歇,猛虎的踪迹已经出现,形容了山林中的危险与不安。诗人寻找声音,希望找个地方投宿,但仆人们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行,展现了人们面对险境时的恐惧和无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景色和气氛,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恐惧。烟雾和狂风形成了一种模糊不清的氛围,强化了诗中所描绘的险境的感觉。征马和猛虎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脆弱对比于野生动物的强大。诗中的僮仆畏所逢,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害怕。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创造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对未知的恐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五云际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僮仆猛虎未及息寻声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