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作者简介(李益)

李益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译文:

听闻亡友王七在嘉禾寺得到了一把琴,

他离去时,我深感惋惜,

留下琴在明亮的月光下。

如今我前来拜访旧地,

泪水洒落在白云蔽日的天空中。

难道要把琴收入匣中,变得寂寞无声吗?

让琴随你回到你的夜泉中。

拨动琴弦时,还可以继续奏出悲音,

而现在这把琴却已无弦可拨。

何必等到在雍门奏琴,

才能让眼泪涌动如泉水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写给他已逝去的朋友王七的。诗中描绘了诗人听说王七在嘉禾寺得到了一把琴,并离去时将琴留在了嘉禾寺。诗人前来拜访旧地时,无意中发现了琴依然在嘉禾寺,于是感慨万分。他希望琴可以继续被弹奏,即使没有琴弦。他不希望琴被收入匣中沉寂无声,而是希望琴随着王七回到他的夜泉中,成为他的伴侣。诗人认为,虽然琴已经没有了琴弦,但他仍然可以抚琴,让琴发出悲音。最后,诗人质问,何必等到在雍门奏琴,才能让眼泪涌动如泉水呢?诗人希望琴能够在他的抚摸下,让他的眼泪潺湲而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音乐的情感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明月故人送君访旧夜泉泪洒白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