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

经旬不饮仍废诗,不唯多故病使之。

黄花潦倒乌桕赤,穷边物色分付谁。

空庭索索枯叶吹,气象如我{芥刂换恭下}且羸。

强思把笔与摹写,安得豪壮生毛锥。

秋冬之间获稻时,日脚苦翳雨脚垂。

鸠鸣远树蛙吠坎,宜我病骨病支持。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九月晦日

《九月晦日》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作者在九月底冬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传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经过了十天都没有饮酒,却仍然废寝忘食地写诗,

不仅仅是因为多病使然。

黄花凋零,乌桕树红,我在边境寻找物色,却不知交给了谁。

空荡荡的庭院里,干枯的叶子被风吹起,

气象就像我自己一样憔悴瘦弱。

我努力思考,拿起笔写下这些景象,

但我渴望能有豪迈的精神,像毛锥一样生发锋芒。

秋冬之交是收获稻谷的时节,

白天短暂而阴沉,雨水不断。

鸠鸣声远远传来,蛙声在田间传出,

这些声音似乎与我病痛的骨骼相呼应。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底冬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黄花凋零、乌桕树红,以及枯叶被风吹起的景象,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作者写诗不唯多故病,表达了他不顾身体状况依然坚持写诗的执着和追求。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豪迈精神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像毛锥一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边境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他在边境寻找物色,却不知将其托付给了谁。

最后,诗中描绘了秋冬之交的景象,以及鸠鸣声和蛙声的鸣叫,与作者病骨病体的状况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的病痛和孤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脉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在寒冷冬日中的孤独和内心的挣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九月晦日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黄花安得穷边空庭气象潦倒不饮枯叶物色摹写索索唯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