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落日映山岊,万峰苍翠深。

风生九秋意,人动五湖心。

溪曲半帆出,天遥孤鹬沉。

白云空满自,无处问归音。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诗一首

诗一首

落日映山岊,

万峰苍翠深。

风生九秋意,

人动五湖心。

溪曲半帆出,

天遥孤鹬沉。

白云空满自,

无处问归音。

【中文译文】

一首诗

夕阳映在山岊间,

万座山峰苍翠深。

秋风吹拂着久久的意境,

人们心中涌动起五湖的思绪。

河溪弯曲处的半张帆,

天空辽远,孤独的鹬鸟陷沉。

白云自由地飘满天空,

无处寻找回归的音符。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山岊之间,展现出山峰的苍翠和深邃。同时,秋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灵,唤起了五湖的思绪,意味着人们对故乡和归途的思念之情。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一条曲折的溪流上,一只帆船正驶向远方,天空辽阔,孤独的鹬鸟在其中沉思。白云飘浮在空中,自由自在,没有固定的归宿。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思绪的交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人的情感和思绪。通过对山峰、夕阳、风、湖水、鸟和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广阔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内涵。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共鸣,以及对故乡和归途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意绵绵,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展示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诗一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白云秋意苍翠五湖心映山岊孤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