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引四首

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

无央鸾凤随金母,来贺熏风一万年。

正殿云开露冕旒,下方珠翠压鳌头。

天鸡唱罢南山晓,春色光辉十二楼。

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

龙池遥望非烟拜,五色曈曨在玉壶。

宝祚河宫一向清,龟鱼天篆益分明。

近臣谁献登封草,五岳齐呼万岁声。

作者简介(陈陶)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朝元引四首

《朝元引四首》

帝烛荧煌下九天,

蓬莱宫晓玉炉烟。

无央鸾凤随金母,

来贺熏风一万年。

正殿云开露冕旒,

下方珠翠压鳌头。

天鸡唱罢南山晓,

春色光辉十二楼。

万宇灵祥拥帝居,

东华元老荐屠苏。

龙池遥望非烟拜,

五色曈曨在玉壶。

宝祚河宫一向清,

龟鱼天篆益分明。

近臣谁献登封草,

五岳齐呼万岁声。

译文:

皇帝之烛光,照亮九重天,

在蓬莱宫殿,玉炉冉冉然。

无边仙鹤,随着金童嬷。

祝贺灵风,万年不断呼。

正殿的云层,展露帝王之冠。

底下的珠宝,压过龙头乌龟。

天鸡鸣叫过,南山开始亮晓,

春的颜色光辉,照耀十二的楼。

万宇都希望,灵祥围绕皇帝居。

东华元老,奉上美酒苏。

远望龙池,不是尘烟拜谒,

五彩缤纷,在玉壶里弥漫。

宝座加冕,河宫永远清晰明亮,

龟鱼纹样,更加分明优雅。

朝廷近臣,有谁呈上登封草书,

五岳齐鸣,万岁声庆贺。

诗意和赏析:

《朝元引四首》是唐代陈陶所作,描述了一幅迎朝的场景,内容充满了帝王的荣耀和繁华。

诗中以“帝烛荧煌”“蓬莱宫晓玉炉烟”的描写,表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势。接着描绘了仙鹤随金童嬷贺灵风一万年,象征着皇帝的长寿和国家的繁荣。诗歌继续展示了正殿上的华美宝座和底下珠翠华丽的场景,以及天鸡鸣叫、南山晓色等自然景象的形容,给人一种春朝的热闹繁华之感。

诗歌中也提到了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等情景,再通过龙池遥望非烟拜,五色曈曨在玉壶等形容词的运用,表现出皇帝统治下的国家繁荣和祥和的景象。

最后,诗中以“宝祚河宫一向清,龟鱼天篆益分明”描写皇帝的统治清明稳定,以及以五岳齐呼万岁声来展示朝廷近臣的忠诚和皇帝的君主地位。

整首诗用华丽辞藻描绘了一个繁荣、热闹、祥和的朝廷景象,展现了唐代皇权的荣耀和威严。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皇帝的至高地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春色光辉唱罢玉炉珠翠正殿冕旒鳌头天鸡